摘要:
客户联络中心作为人员密集型行业,“人”的话题一直经久不衰。企业要发展必然离不开最基础的核心要素—人,而围绕人才培养,除了提供与岗位适配的薪资福利以外,人才在企业中的职业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客服工作中,经常会听到有员工抱怨“升职难、加薪难、转岗难”。用员工的话说:岗位就这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前面的萝卜不拔,根本没有升职的机会。而从企业角度来看,也会遇到“有岗无人”的尴尬。关于企业的人才培养,你是否也遇到过此类问题:1、 公司业务飞速发展,却没有合适的人才匹配。
2、 投入大量培训成本,到底效果如何,无人说得清。
3、 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多个骨干被挖角,客服中心俨然成了竞争对手的“培训基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尝试使用一种能够将员工培训与岗位晋升相关联的方法来解决,我们称之为“培训学分体系管理”。具体实现方式为大家进行如下分享。一、岗位核心能力标准化
我们针对不同岗位进行职务能力分析,以胜任力为基本框架,通过对优秀员工的关键特征和组织环境与组织变量的多方面评价,确定岗位胜任要求和岗位必备的核心胜任力。基于此,我们曾做了大量的同业和内部调研分析,最终对员工胜任能力进行了初步划分。从大的方向上分为员工序列和管理序列,员工序列是从基本的沟通、情绪表达、软件操作能力等,让基层员工具备独立处理客户问题的能力。从管理序列上看,则是从数据管理、团队管理、业务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补充和提升。
二、员工职业成长课程标准化
将培训工作开展与员工胜任力需求结合,进行标准化课程设计。培训工作作为公司内部人才管理的核心,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培训需求与培训内容的准确把握。基于员工序列与管理序列的员工胜任能力的不同需求,我们对员工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归类和细分。根据基层员工、基层管理岗、中高层管理岗到业务支持岗的需要,从不同能力匹配的职业阶段中,设置包括业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运营管理能力、质量管理能力和知识管理等课程类型,最终达到该职业阶段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让培训课程有实际落地的产出与价值。
三、建立能力提升管理体系
在完成岗位胜任力梳理与课程细化分类后,接下来就要需要将能力培养落地,让员工实实在在地去通过学习获得这些能力。1、一个课程库:我们结合本公司的服务定位及业务特性,由培训部门牵头,组建“岗位胜任力课程研发小组”,开发出岗位能力模型配套学习课程,课程涵盖各级岗位必备能力及延伸能力,形成一个课程库,并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估与优化。对于高级别的管理课程,也会聘请行业讲师/专家进行授课与指导。2、一套积分体系:课程开发完毕,就需要将胜任力的培养与提升落地执行了。设计一套科学的积分体系,我们使用的是学分制,每个课程结束前进行课程学习结果检验,也就是测试,合格便自动累计对应积分,不合格便无法获得积分。通过后台数据,一方面可以监控员工的学习进度、学习结果,另一方面对“挂科率”较高的课程,进行分析研究,有必要的话进行全员统一线下培训。3、一项激励举措:定期公示学分结果,对于获得学分较高的员工张榜表扬并给予实物激励,鼓励员工主动、自发去学习。
四、建立专兼职业务支持岗位激励制度
除了理论课程学习以外,我们还鼓励员工通过“实操实练”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和实践。比如,我们在内部建立了兼职培训师、兼职质检员、兼职数据分析师、小师傅等一系列角色承担型岗位,并给予兼职队伍现金激励、活动激励和定期表彰,使得员工通过承担这些角色,既有所成长、有所收获,也为下一次的岗位竞争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五、建立员工能力提升与人事岗位晋升机制
我们尝试将人员能力的培养前置,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定位,将员工的个人能力、学习提升、岗位晋升三者结合,构建人才储备库,建立员工成长档案。并对人才库人员成长规划,通过常态化学习与培训,让员工能力不断提升,在企业需要人才时,直接通过人才管理池进行匹配输送,建立起员工能力提升与岗位晋升的强关联。我们为每个员工建立独立的成长档案,将人员的基础信息、成长历程、培训档案、荣誉记录、胜任力模型匹配、岗级变化等纳入档案,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档案库。以上就是我们对于客服人才选拔与培养的实践。人才是客服中心的核心资源,每个企业对人才选拔与培养都有自己的一整套体系,由于企业定位、行业类别、业务特性、管理风格不同使得人才管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建立一套与企业发展高度契合的体系化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是每个客服企业都应思考与重视的课题。相信只要总结出一套适合的方案,一定可以妥善解决企业内部的人才选、育、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