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李兵出生在农村,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17岁那年,家境贫寒的他不得不到附近的一个矿山当了矿工。然而李兵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会。
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李兵出生在农村,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17岁那年,家境贫寒的他不得不到附近的一个矿山当了矿工。然而李兵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会。
三年后,李兵终于来到一个属于大型地产公司的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李兵就抱定想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李兵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每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唯独李兵躲在角落里看书。有一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李兵手里的书,又翻开了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公司经理吧李兵叫到他的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李兵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经理点了点头。不久,李兵就被升为技师。
打工者中,有人讽刺挖苦李兵,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魏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到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视,才能获得机遇。”
抱着这样的信念,李兵一步一步升到总工程师的职位上。35岁那年,李兵当上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这是前几年的一个关于“你在为谁打工?”的案例。
在职业道路上,每个人都有必要做好规划,尤其是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
因为年轻,勇于尝试,学习成长也特别的容易,只要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生长就对了。
职业生涯初期,一般在25岁~35岁之间,这个阶段完成了职业目标的探索过程,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他们最关心的是工作的发展和晋升机会。
职业成长期可以分为成长型、跟随型、中间型。
成长型
成长型的职场人已经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经验,熟悉了工作环境。职场人的生物生命周期也表现为最旺盛、充满朝气、理想远大、工作动力强、创造力强,能够不断创造辉煌的业绩,是组织发展的中坚力量。
跟随型
跟随型的职场人在工作中表现的并不出色,对工作进取心不足,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他们也意识到对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受限,难以主动进行职业选择,焦虑不安的心情随之产生。
他们更想更换岗位,另谋高就,但转换后的不确定性以及不敌的转换成本令他们望而却步。
他们是职业跟随者,需要良好的成才氛围和组织支持。
中间型
中间型的职场人,希望获得职业发展机会,期望组织、领导能够助他么一臂之力,他们是组织中基础工作的主力军。获得机会,他们欣喜若狂;缺少机会时,他们失魂落魄。单调、重复性的工作让他们烦躁苦恼,被期望超出规定时间能完成的工作量产生了很大的工作压力,职位的变化或新工作责任会让他们焦虑,容易陷入自我矛盾的状况。
虽然都是成长期,不同类型的职场人却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是都在进行着各自的成长,只是成长受限于环境、心态、能力。
一粒种子的成长,需要冲破土壤,扛住压力,吸收营养,面向阳光。
一个职场人的成长,也很相似,他们需要避免各种障碍,其中很多问题都在于人际关系处理、知识储备学习、工作的再选择、家庭经营等。
(1) 上下级沟通障碍
如何恰当处理与上级之间的关系是职场人面临的头等难题。紧张、有压力、怕批评、不被了解造成了与上级沟通的障碍,同事沟通技巧和工作技能不够娴熟也会让恐惧升级。
(2) 同事朋友和平相处
一个组织内部,同事之间常常由于资源分配、派系的存在、竞争关系等导致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现代的职场,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新进入组织的员工生活圈和工作圈很少重叠,接触很少,形同陌生人。但是如果再职场中能与同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在职场上将会快速收获职场经验和建议,甚至得到帮助。
(3) 知识提升与再教育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职场人普遍感觉积累的经验、储备的知识不够用。学习和接受再教育让我丰富自己的知识营养。
(4) 家庭建设与经营
随着个人职业的成长,组建家庭会占用更多的精力、时间,职场人要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最好获得家人和上司的理解。
(5) 工作适应与再选择
人生就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每一次选择也很难用对错来评价。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是痛苦的,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使人社会化、职业化,最终走向成熟。工作适应除了在入职初期的适应以外,还要适应组织、岗位、上级、同事和新变化。
职业的成长期,更应该注重自我管理。
离开了校园进入职场,我们脱离的校园的管理,更多的需要我们自我的管理。
我们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长期、中期、短期目标。
我们要不断的提升职业的技能,没有人教我们就去参加培训或者自学。
我们要尽量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因为我们要达到的人生目标里面除了工作还包括家庭。职业成长期,尽情的吸收营养,野蛮的生长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