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账号登录
  • 短信登录
获取

登录即代表您已同意《客户观察隐私政策》

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

欢迎您关注客户观察网

获取

我已同意并同意《客户观察隐私政策》

注册

忘记密码

请填写需要找回的账号

获取
提交

个人资料

绑定已有账号

为了更好的服务,请完善个人信息

获取

我已同意并同意《客户观察隐私政策》

注册

头像设置

请上传你的个人头像

预览

重新上传

可上传的图片格式JPG、JPEG、PNG,图片大小不超过5M

保存
首页
快看
圈内
新技术
依托大模型技术的客服中心新质生产力建设

依托大模型技术的客服中心新质生产力建设

  • 分类:新技术

  • 作者:

  • 来源:客户观察

  • 发布时间:2025-07-28 10:28:01

摘要:

摘要


从2021年开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明确共享运营公司为956100客服热线运营主体,主要面向成品油、天然气、炼化新材料业务。共享运营公司因此建立了956100客户服务中心,服务广大中国石油客户。在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石油大力开展数智化能力建设,以及解决自身业务痛点等背景下,决心通过发展客服中心新质生产力以提高运营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为中国石油落实“数智石油”战略举措贡献力量。


本文系统阐述了客服中心在数智化能力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围绕如何应用大模型与小模型技术,如何进行流程优化与规则建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在技术应用方面,客服中心依托中国石油昆仑大模型,结合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构建了覆盖智能客服与智能工单两个场景的解决方案,提升了坐席响应效率。小模型则基于标准问、多轮对话,依托文本转语音、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34个成品油与天然气业务机器人。两者协同形成“大模型辅助人工+小模型处理高频场景”的运营体系。


在组织与流程层面,客服中心组建40人专项团队,明确数据标注师、模型训练师等角色分工,并通过“百日攻坚计划”推动技术落地。设计大模型、小模型上线迭代流程,确保技术与业务的适配。此外,通过制定数据标注规则及操作手册,实现了技术风险可控与质量持续优化。

  

通过建设大模型的智能填单、知识推荐、前情摘要等功能有效提升了坐席人员业务处理效率,统一了服务标准;小模型让客户有了自助服务入口,拓宽了客服中心问题解决路径,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重要基础。


本文为传统企业客服中心建设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可复用的方法论,验证了大小模型结合模式在提升服务效率、质量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性,对能源行业及其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具有参考价值。


01.

引言


(一)客服中心介绍


202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明确共享运营公司为956100客服热线运营主体,作为中国石油统一客户服务中心。956100客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客服中心)面向中国石油成品油、天然气、炼化新材料等业务领域的广大消费者,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的客户服务。


经过两年的建设,客服中心搭建了端到端的成熟客户服务流程,建成了统一客服平台(以下简称客服平台),能够通过热线、在线、视频服务,为客户提供咨询、查询、业务办理、诉愿受理等服务,实现了从服务受理、记录、办理、回访到质检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二)实施背景


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客服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迫切需要新技术提升产能,实现服务质量、效率、满意度的提升,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强化企业品牌形象。


2.中国石油将“数智石油”纳入战略举措


在中国石油召开的2025年工作会议中,戴厚良董事长作题为《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力奋进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的主题报告,其中将“数智石油”作为下一步发展的战略举措,强调要统筹推进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三大工程”。


中国石油昆仑大模型的发布,为使用大模型技术赋能各路业务提供了平台。客服作为最适合应用大模型的行业,也积极投身大模型技术,为努力实现“数智石油”战略贡献力量。


3.客服业务面临业务痛点


客服中心承接成品油、天然气、炼化和新材料等客户服务,然而由于客户咨询的时间并不固定,且经常遇到业务突发状况,导致业务量激增,产生客户排队的情况,影响客户满意度。虽然客服中心已通过增加人员、优化排班的方式降低影响,但仍无法很好缓解此类问题。如果能够应用数智化技术,提升人员产能,能够提升单位时间内服务客户的数量,可以有效缓解瞬时高客流量的压力。


02.

技术思路


以数智化技术为重要抓手,实现客服中心新质生产力建设是客服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数智化转型的背景下,有智能化技术的加持,能让坐席人员实现生产力的提升,也能提高服务客户质量。


为此,客服中心借助先进技术,采用大小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在技术侧和业务侧双向发力,从技术、人员、流程、制度方面制定一系列措施,加速发展新技术,有效赋能坐席人员,形成客服中心新质生产力。


(一)引入行业领先技术


大模型技术的兴起为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客服中心也紧跟科技形式发展,引入大模型技术,依托中国石油昆仑大模型,围绕智能客服、智能工单两个场景开展客服大模型建设。模型部署方面,部署私有化大模型,借助检索增强生成技术,通过向量嵌入将知识库转化为语义空间中的高维表征,精准定位客户问题。同时,建立知识库实时更新机制,将知识标注、知识审核、知识上传功能嵌入客服工作台,由坐席人员实时标注训练知识,实现数据不落地,并丰富大模型数据库。


小模型通过应用标准问以及多轮对话功能模块,与客户实现多轮的交互,逐步理清客户需求,最终确定客户问题并推送答案。结合文本转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配置相似问、正则表达式,实现客户问题的识别,自动触发进入机器人流程,客户按照步骤操作后可以自助解答业务问题。如果未能解答客户问题,由大模型对交互内容进行总结并推送坐席人员作为前情摘要,帮助坐席人员快速了解客户问题,提升响应速度。


(二)组建信息化技术专项团队


不论是大模型还是小模型,要实现技术上的应用,都需要人员的支持,通过组建团队为发展新技术提供有力抓手,促进新质生产力落地。为此,客服中心组建40人的客服场景联合攻关团队,启动百日攻坚计划。大模型方面,明确数据标注师、知识审核员、模型训练师等人员,实现大模型技术的落地。数据标注师负责收集大模型在服务客户时产生的业务数据,在初步筛选后交由知识审核员对知识的准确性、时效性、一致性进行审核,确保符合业务实际。模型训练师负责在大模型提示词、模型参数调优等方面强化模型表现,提高回复准确率。


小模型方面,明确场景梳理、知识审核、机器人配置等人员,实现客服小模型上线。场景梳理方面,定期针对客服中心咨询较多的业务,梳理场景类型、客户问题等流程以及标准话术。知识审核人员负责根据业务实际发生情况,对小模型的话术、流程进行校验,确保能够有效解决客户问题。前期工作准备完成后,由系统配置人员根据流程、话术配置客服小模型,实现热线、在线渠道客户的自助服务。


(三)搭建全链路流程闭环


梳理客服中心业务知识与排障流程,形成大模型与小模型的知识库,为模型训练提供数据保障。梳理成品油、天然气业务客户交互数据、加油站、天然气营业厅等数据,投喂大模型进行训练。大模型方面建立知识采集、知识审核、知识入库的流程,确保进入大模型训练的知识数据与客服中心业务保持一致。每日收集坐席人员标注数据,剔除重复数据、无效数据后交由知识审核人员,从时效性、准确性方面进一步精进数据质量。数据经过审核后,自动进入模型中台进行训练,形成模型的迭代。


小模型方面,建立业务人员梳理、班组长审核、业务专家评审、系统人员配置、满意度回访的建设流程,覆盖热线、在线渠道服务,为广大中国石油客户提供便捷的自助服务。场景梳理阶段,由业务人员总结客户重点关注问题,提炼客户问题处理流程,仿照坐席人员服务客户话术,梳理形成客服机器人流程。


场景审核与评审方面,安排二线坐席人员或班组长对服务标准进行审核,业务专家对知识的准确性、业务回复的专业性进行评估,确定后交由系统人员进行测试和配置。定期对客户进行满意度回访,设计回访调查问卷,通过外呼方式收集客户对客服机器人的服务建议与满意度,及时优化机器人功能。


(四)建立技术与业务的规范


在新技术落地过程中,要实现技术的风险可控,效率的不断提升,质量的不断优化,需要对业务侧、技术侧进行双重保障,确保技术迭代的可持续性,业务知识更新的及时性。客服中心为了能够实现对大模型、小模型技术的统一管理,编写客服中心操作手册、管理规范,从制度上保证新质生产力建设的规范性。


对大模型制定知识收集模板,制定数据标注规则,确保训练数据的标准化。对小模型建立系统配置、应用测试、应用上线、后期迭代的流程,确保小模型上线前在业务、技术落地层面进行充分验证与测试,为技术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03.

实施效果


客服中心通过应用大模型技术,开发前情摘要、知识推荐、智能填单三项功能,赋能坐席人员服务客户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有效提升坐席人员服务客户效率。通过小模型技术,上线成品油、天然气业务客服机器人,由机器人引导客户自助解决问题,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大小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客服中心新质生产力建设。


(一)实现客户服务模式升级


通过依托大模型技术的智能填单功能,客服中心由原来的边服务客户、边填写工单,服务完成后回看服务记录总结形成工单小结,转变为专心服务客户,服务完成后使用智能工单功能一键填写工单。坐席人员在服务客户时可以更加专注于解决客户问题,实现了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实现客户服务质量提升


在服务客户阶段,由于坐席人员能力参差不齐,会产生业务知识回答不准确、查询知识时间长等问题,导致客服中心服务标准不统一。在使用大模型知识推荐功能后,大模型会结合客户回复的上下文语境自动搜索知识库,根据匹配程度推荐合适的话术,为坐席人员服务提供重要参考,能够有效统一服务标准。


(三)实现客户服务效率提升


通过小模型建设,上线语音自助应答机器人、在线咨询机器人,让客户自助解决成品油业务开具消费发票、加油卡挂失销户、余额查询、消费记录查询等,以及天然气业务充值不到账、燃气表故障、打不着火等客户重点关注场景。客户能够通过热线、在线渠道进行自助服务,为客户提供多种方式的服务,让客户体验更便捷。


(四)实现客服人才队伍培养


为了实现大模型、小模型功能,客服中心通过明确知识标注员、知识审核员、模型训练员,同时培养“业务+技术”过硬的双技能员工,强化了客服中心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将来的业务发展和技术迭代提供奠定坚实基础。


04.

结论


数智化技术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在客服业务中通过大小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建设新质生产力,在精准回复客户问题的同时也能提高坐席人员服务水平、效率,能够有效提升956100客服中心与中国石油的品牌形象,为广大中国石油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客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