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二十年前,我从一家企业离职。行业全球老大的中国公司,我在这里工作了5年。从最开始有想法,到开始四处投递简历,再到最终下定决心,好像挺久的。我的老板(直属领导)在另一个城市。那天清早我写了一封电邮给他,告诉他我的决定。他回我邮件只有一句话:“想出去?出去想做什么?”。我回邮告诉他,我计划要去一间咨询公司。很小,工作的性质和这里完全不同,应该是一个重大的转型,成败难料。我内心挺忐忑的。毕竟在这里工作了5年,毕竟这是挺棒的一间公司。我不知道他怎么想。一起工作了5年,我觉得我有点对不住老板。老板的语速很慢,应该是在字斟句酌:“我也想了一整天。我就是在想,你留在公司里继续工作,还是出去闯荡一下,哪样对你比较好。想来想去,貌似你应该离开,离开对你是个机会,对你的成长比较好。”老板继续:“仔细回想了你5年的工作履历。我相信你在公司得到了历练,我相信你现在是真正看到了机会。其实,如果你早半年做出决定可能会更好,因为那时候大家对市场更看好,你的选择更广泛。”后来,我们聊了很多,像朋友,也像师徒。我们聊了行业发展,聊了公司在中国的定位,也聊了个人的足迹和志向。我们唯一没有探讨的就是薪酬。那是不需要探讨的。我跟她聊了很多,从公司的现状到愿景,从城市风土到经济走势。我希望能打动她,因为她学的是市场营销,回内地县城其实并不合适。如果觉得这间公司不满足,完全可以飘在一线城市继续闯荡。当然,那会很苦。“可是,这是我毕业第一份工作。如果就留在这里工作,外面是什么样子我都不知道。我一定要出去试试。”这是她给我的回答。她最终还是走了。我没能劝动她,真心为她可惜。不过人各有志吧。也许,她现在过的生活就是她自己想要的呢?员工流失率高一点好,还是稳定比较好?我想这是一个伪命题。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是第一位的。为员工创造成长发展的空间,让员工体会到尊严和价值,这是企业的使命所在。但企业不应该为了留人而留人。当爱已远去,给对方自由,也给自己自由,这才是对双方最负责任的态度。对于员工,自己想要的就是最好的。只有最优秀的企业能留住最优秀的人才。只有最优秀的人才有资格为最优秀的企业服务。成长自己,你才有资格去寻找最能体现尊严和价值的工作。生命不应该被挥霍,这是对企业也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态度。2016年,共享单车兴起,纷纷开出高薪挖人。几年过去,风雨飘零。面试新员工的时候,遇到从共享单车行业出来的人,我总愿意问一句:后悔不?有人回答:“我不后悔/有点后悔,因为前几年工资很高,后来就不景气了”。这样的人一律不用。一个行业烧掉了几百亿美金,顺便为你创造了巨大的成长空间(虽然只是昙花一现)。而你置身其间,跌宕起伏之余,你都不能告诉我自己在里面学到了什么,你都不能告诉我你的能力或者境界有何提升,我的企业一样养不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