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账号登录
  • 短信登录
获取

登录即代表您已同意《客户观察隐私政策》

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

欢迎您关注客户观察网

获取

我已同意并同意《客户观察隐私政策》

注册

忘记密码

请填写需要找回的账号

获取
提交

个人资料

绑定已有账号

为了更好的服务,请完善个人信息

获取

我已同意并同意《客户观察隐私政策》

注册

头像设置

请上传你的个人头像

预览

重新上传

可上传的图片格式JPG、JPEG、PNG,图片大小不超过5M

保存
首页
职导
职导新闻
职业成长
《自洽》书评:高质量的人生修炼手册

《自洽》书评:高质量的人生修炼手册

  • 分类:职业成长

  • 作者:生涯咨询师盼盼

  • 来源:今日头条

  • 发布时间:2022-01-15 14:34:35

摘要:

人这一生,如果能做到喜欢自己、被人喜欢,又有所成就,那真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了。

人这一生,如果能做到喜欢自己、被人喜欢,又有所成就,那真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了。

这三件事,乍一看不难,但细想一下却难。因为这三件事涉及三类关系:

和自己的关系:
包括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能力、热情、性格,情绪等;
和他人的关系:
包括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原生家庭、重要的亲友关系等;
和事物的关系:
包括职业的发展、金钱的积累等。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关系对我们极其重要:

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这些关系中,它们几乎是大多数人努力的动力、人生的意义。

但是要想处理好这些关系很难,所以世上有这么多事业成功但感情失意的人,也有那么多外表开朗明媚但内在孤独失落的人。


01
高质量人生的样本

能同时处理好这三类关系的人,在我心中,就是一个“高质量的人生样本”。

最近看到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 2》中的带教律师史欣悦,觉得他的状态就是我心中的那个样本!

在节目中,史律师顶着“律所合伙人”“北大法学院”“优秀青年律师”等光环,圆融但不世故,专业但不刻板,浑身散发着一种自在洒脱、让人如沐春风的氛围。撒贝宁直接在节目中称赞他为:职场社交的典范!

事业有成、被人喜爱、又自在洒脱,这样“高质量”的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有没有什么秘诀可以让我们普通人借鉴?

恰巧,史律师最近出了一本新书《自洽:在不确定的时代向内看》。

书中,史律把他二十多年人生经验浓缩整合,用温暖的笔触、真诚的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好和自己、和他人以及和事物的关系,如何在矛盾中找到最“自洽”的状态!


02
如何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

处理和自己的关系,要从了解自己做起。

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客观情况。
说到了解自己,很多人会从向内探索开始,比如去做性格、能力、兴趣的测评。史律师认为,了解自己的客观情况,和了解内在状态,同样重要。了解客观对自己,包括:

  • 了解自己的基因和身体条件

  • 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和生长的小环境

  • 了解自己所处的城市、地区


从客观的视角观察自己,是不是可以观察到一个更全面的自己呢?

其次,我们要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体和平、商业主导的时代。在我们这个时代,商业在资源分配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企业家受人尊崇,获得财富是很多人的人生目标。

所以,我们大概率会成为商业链条上的一环,被资本和财富驱动着前进。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时代命运。

我们必须投身于这个时代,但是我们也可以与商业时代抗衡,不让它把自己彻底变成一个零件或商品。

放在时代的视角下,去看你和我,是不是轮廓就清晰一点呢?

最后,我们要多和高人和榜样相交,从他们的启示和反馈中,认清自己的状态。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飞奔往前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时代的漩涡,迷失自己。等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时过境迁,我们已经在一个不理想的状态里浪费了许多时间了。

如果我们身边有一些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指点一下我们,往往能迅速帮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和位置,也更清楚未来的方向。

这样的一些人,我们称之为“贵人”,他们可以是一个好老师,一个好父母,一个好领导,一本好书。

贵人可贵,但不是谁都能遇到的。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具备“遇见贵人”的体质。

我们要敞开心胸,虚心请教,广结善缘,多读好书,才能增加吸引贵人的概率!

人生不是跑道,人生是一片森林!

了解自己,除了向内看,也要看到自己在生态系统和大时代中的位置。

时时保持观照,我们一定可以在这片森林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位置。


03
如何处理和他人的关系?

和他人处好关系,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会“好好说话”。

面对家人朋友,我们多说一些温暖的话,多做一些温暖的事,大概率会收获温暖的关系。

而在职场里,面对同事、客户和老板,如何得体地说话,似乎挑战更大一些。史律师的书中提到不少技巧,我选择了三个具体的,让大家感受一下。

1. 如何优雅地说出“我不懂”?

人性的通病之一,就是总想把自己塑造成“有能力”“一切尽在我掌控”的样子!

但职场中,总免不了碰到自己不懂、不熟、不确定的事,我们应该:

  • 首先,不要“不懂装懂”。因为在真正懂的人面前,不懂装懂是很明显的。人家只是没有当面戳穿你而已。


  • 其次,想说“我不懂”时,为了让自己不那么尴尬,我们可以把“我不懂”换成以下句式:

“这一点我需要再去查一下”。

“这个问题我去问一下有经验的同事”。

“这个数据,我要去确认一下。”


简简单单几句话,就避免了尴尬,也传递了自己真诚真实的态度。

2. 如何优雅地表达“我不同意”?

职场里出现冲突和争议是家常便饭,而如何表达“我不同意”也有些技巧。

有些伙伴喜欢单刀直入:有不同意见就要立刻表达,而且说话直接,给人一种犀利、咄咄逼人的感觉。这些伙伴往往太关注自己,而忽略掉对方的心情和现场的氛围。

有些伙伴习惯认怂:这种类型的伙伴恰恰相反,因为太在乎对方的看法和现场的氛围,明明有意见,讨论现场也不敢说出口。等到讨论结束要执行时,心中一万个不情愿。这种不一致,会导致情绪内耗,动作变形,在别人看来,这个人很别扭。

这两种显然都不太合适!

要想优雅地表达“反对意见”:

  • 首要的原则是对事不对人。提出不同意见要基于事情本身,不要抱着个人出风头的目的。


  • 其次,在说出反对意见时,要尽量想想,怎样减少“攻击性”


比如:我们可以用第三人视角评价一件事:

我担心这个决定公布之后,别人会怎么看…...

如果客户看到这样的方案,他们会怎么看…...


即便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也尽量用谦虚和探讨的方式提出。

3. 怎样做一个“会聊天”的人?

很多人都害怕和不熟的人聊天,也不知道怎么和陌生人拉近关系。比如有时候在电梯里碰到不熟的同事或大老板,点头微笑之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于是大家默契地拿起手机,埋头刷起来。

如何大大方方地和不熟的人聊天呢?分享了两个小方法:

  • 会聊天的第一个表现是会提问,问一些人家感兴趣的事。每个人都有点爱好或者自己熟悉的事情,聊天往这些事上聊,就不会冷场。


  • 找到感兴趣的话题后,不要把天聊死,最关键是不要妄下判断。你一给判断,或者一上价值的高度,就可能把天聊死了。比如:


A:您平时锻炼吗?

B:锻炼的,我没事跑跑步。


A:跑步可得小心,伤膝盖。

B:…… (无言以对)


如果A是个聊天高手,就会把“跑步伤膝盖” 这个价值判断去掉,换成:“ 你都在哪儿跑步?一般跑多远?” 这样做话题就能自然地延续下去。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以上三个社交技巧,都有一个共享的内核:

1. 真诚

2.多替对方想一想


罗振宇说过:没有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真诚面对自己,真诚面对别人,多替对方想一想,再学一些表达技巧,我们一定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让人如沐春风。


04
如何处理和事物的关系?

事物可以滋养我们,也可以吞噬我们。要处理好这部分关系,我觉得关键是找到自己做事的心流和边界。

1. 如何在做事中找到心流?

心流指的是,当人专注地做某事时,可以产生一种愉悦感。

提出心流理论的心理学家米哈里曾说:游戏和体育活动时最容易产生心流的,因为这些事能让人专注并且想要做得更好。

所以,容易产生心流的工作或任务也有这样的特点:有点难度,但是随着经验积累,可以越做越好。还时不时有些新挑战。

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人生的设计师,把工作看成玩游戏:

  • 太简单的时候,增加一点难度;

  • 太难打不过的时候,停下来练下装备;

  • 太无聊的时候,增加一些新挑战。

  • 我们不是玩一局就结束,而是要让游戏无限地进行下去;


永远记住:我们不是来忍受游戏的,而是来享受游戏的。

2. 享受工作,但不要被工作吞噬

在游戏中,我们需要投入一个角色。

在职业中,我们也需要职业化,成为一个专业人士。

要想显得专业,我们需要掌握行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具备与工作相匹配的品质,我们还需要收敛自我,改造自我。意味着我们要把自己的个性、随性和率性藏起来,藏在专业的外衣下。

你的说话要符合角色的要求,你的情绪反应要符合角色的定位,你的衣着服饰符合角色的身份。看上去很专业,但是没有个性。

职业化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过了头,人就会丧失自我,变成模板里导出来的一块样品。

为了避免成为一个没有感情的做事机器,我们需要把握一些原则:

  • 发展一两项爱好,养育一块精神家园。工作已经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如果不去做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那属于我们的生活又是什么呢?

  • 保护闲暇的时间。工作时间太久,人的活泼和灵性都会被消耗掉。哲学家周国平说过,闲暇和休息也是神圣的。只有劳作,没有闲暇,人会丧失性灵,忘掉人生之根本。

  • 做好时间管理。一个很实用的方法是把时间分类:


1.生理时间 满足吃饭睡觉等生理需要的时间

2.工作时间 完成主业任务的时间

3.情感时间 陪伴家人和朋友的时间

4.自主时间 滋养自己,提升自己的时间


把时间分类后,再设定目标,定下测量标准。

然后持续行动,适当调整,继续行动,循环往复。积累就是在专注的时间里正确地重复。

等到水到渠成的那一天,我们就会明白,做成事情,就是如此,不过如此。

如何处理好和自己、和他人和事物的关系,是个很大的话题。篇幅有限,只能触及一二。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方法和技巧、提升认知,我推荐阅读《自洽:在不确定的时代向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