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的一贯观点,有两个“节日”没有意义,可以考虑取消。一个是“情人节”,因为情人在一起天天像过节;另一个是“3.15”,因为你总不能到了这一天才给消费者过一下节。
我的一贯观点,有两个“节日”没有意义,可以考虑取消。一个是“情人节”,因为情人在一起天天像过节;另一个是“3.15”,因为你总不能到了这一天才给消费者过一下节。疫情影响,央视的一档例行“晚会”节目迟到了四个月。播出后24小时,“晚会”在新浪热门话题中仅位列第九。而我的朋友圈里也是一片祥和,没多少人在谈论这件事情——本来嘛,一档备受诟病的娱乐节目,看看就行了,何必太当真。我是做顾客服务培训的。我知道,在服务领域,顾客就是衣食父母。

海水养殖这个行业,我完全不了解。不过我猜,能整箱整箱投放敌敌畏的人,你跟他探讨“顾客服务”的态度,大概没什么意义。
对于汉堡王,我没有特殊的偏好。我每年消费掉的汉堡包总有大几十个吧,M记、K记、德克士、赛百味,也包括汉堡王,我基本上是看到哪家吃那家,并无偏好。以后还会去吃的。需要理由吗?我相信一个品牌的自我修复能力,更相信这些店的卫生状况好过中国绝大多数街头餐馆。
宝骏汽车、万科尚城、春秋华庭,他们的故事更像是一次“质量事故”,而非“故意侵权”。是的,保护“消费者权益”,请从最基本的“质量管理”开始。相信这些品牌,虽然我自己目前不是你们的客户。
美容院那些连蒙带骗的套路,撑死是些走江湖卖艺的小把戏,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禁绝不了,不算伤天害理,就是收些智商税。不过,据说可诺丹婷的愿景是“创中国美业百年品牌”,就靠这些“销售技巧”?估计没机会。
互联网违法广告,APP窃取隐私,回收棉做毛巾,说起来好像似曾相识呀。这些不是服务问题,是执法问题。在缺乏监管的市场上,消费者不可能进行自我保护。
被曝光的企业中,最委屈的应该是“嗨学网”。作为一家培训机构,你承诺个啥“学不会退费”!我曾经买手机之后退货,因为品质有问题;我曾经买衣服之后退货,因为老婆说不好看;我从来没有买“学习”之后要求学校“学不会退款”。我怎么可能承认自己“学不会”?我丢不起这个人!我是做顾客服务培训的。我喜欢认真努力的学生,他们就是我的客户,我的衣食父母;我的学生会将我教授的本领用在工作中,去善待他们的客户,让他们的衣食父母感到开心。对于我们来说,一年有365个“3.15”。我们每天都在努力,那一天并没有特别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