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生存在的意义往往需要通过某种目的的实现去彰显,那职业生涯的规划要实现的具体目的有哪些?这些目的是如何反过来印证了自我存在的人生意义呢? 西方社会在前工业化时代,社会生产更多的是以小生产作坊的形式,由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传承手艺,其生产过程也相对比较简单化,行业和职业的种类也相对比较少,不存在职业选择的问题。
认识你自己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目的
▲职业生涯规划
人生存在的意义往往需要通过某种目的的实现去彰显,那职业生涯的规划要实现的具体目的有哪些?这些目的是如何反过来印证了自我存在的人生意义呢?
西方社会在前工业化时代,社会生产更多的是以小生产作坊的形式,由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传承手艺,其生产过程也相对比较简单化,行业和职业的种类也相对比较少,不存在职业选择的问题。
而发展到近现代大工业化时代,新兴产业的种类随着机器化大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与这些产业相配套的各种职业岗位也呈现出复杂化和细分化的趋势。
发展到现今,西方各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由传统的机器大生产逐渐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催生了数量庞大的集专业性和知识密集型的工作岗位。
目前美国职业分类典(The Dictionary of Occupational Tifles)已列有三万多种的职业。
在当今信息如此繁杂,有如此众多的职业数目及复杂的职业内涵的工作岗位,光靠年轻人凭自己的经验和阅历,是很难了解各种职业的内容及分类。
而面对这些复杂的职场信息,父母、亲友或者师长们也很难具有这方面专业化的知识,来协助子女选择适当的职业。
现实中,就会很容易产生盲目选择的情况,以至于造成了后期的职业发展被动的局面。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是劳动”,意思是说人生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比如吃喝睡、安全保障之外,最重要的是劳动(工作)、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个人生活的要求。
在这些人际社会的互动中,工作其实已经占了最大的份额,所以职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对一个人的生活品质、个人成长、家庭和谐、恋爱交友产生重大影响。
如何对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做好整体规划,是一个必须要放在人生规划的高度去考虑的。
只有在职业上获得最大的满足和成就感,我们才可能拥有高品质的人生,这也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所在。
人生存在的意义往往需要通过某种目的的实现去彰显,那职业生涯的规划要实现的具体目的有哪些?这些目的是如何反过来印证了自我存在的人生意义呢?
笔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要实现的具体目的有以下四点:
- 帮助我们发展健全的人格
维基百科中提到,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
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所以说,人格其实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先天的特性,一种稳定的先天气质,一种与他人做出区分的个人特征。
从本质上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就好比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
即使是孪生兄弟姐妹,看上去相貌上完全相同,其个性特点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从职业的角度分析,人格的特征往往具备属于自身的一种先天的竞争潜力,在适合个性发展的某一专业技能方面与他人相比具有比较竞争优势。
如果假设一个人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中,可以自由地把这种优势体现出来,同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导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其成功的几率相对就比他人要大得多。
而且这种成功也会来得相对比较轻松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职业发展所给自己带来个人成长喜悦心理。
当一个人处于这种工作状态下,其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反过来更促进了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人格发展与职业发展的正反馈机制,充分享受了健康和快乐的职业与人生。
2.职业理想的自我实现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有著名的人的五大需求论:从最低到最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后两种自我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内在需求,人生的意义也在于对这两种需求的实现程度有多深。
人如何尊重自我和受到他人尊重,如何使自己的人生理想得以实现,是古往今来所有杰出人物共同的人生奋斗目标。
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意思是说人只有在寻求自身最高价值确立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一种充分完整的发展。
如果一个人只是把自己当成了生存的手段,那是一种对自我人格的不尊重,失去了作为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现实中为什么只有少部分的人可以成功,其实并不在于个人的智力差异程度有多大,或者诉诸一些所谓运气的成分。
有国外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调查和评估,发现除了天才和白痴之外,绝大部分人的智力条件都比较接近。
通过心理学家长期跟踪和调查发现,那些已经获得成功的人士都有较高的自我要求和人生境界,内心都具有对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潜在心理需求。
正是这两种需求动机,不断推动着他们对既定的目标持续努力,从而产生了更高的职业满足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吃饭。中国也有句古话:人要有精、气、神。
意思都是说人要生存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活得有精神头,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要活在希望里。
从这最朴实的话语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一些关于人生幸福的重大问题:人到底应该为什么活?怎样活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除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之外,我们还有什么更高的人生追求?
人的一生究竟要追求的是什么?本质上来说就是对人生的理想的追求过程。
而职业就是我们追求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平台,也只有在职业的这个平台上,我们的人生价值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现。
一个人有很多责任,需要对自己的家人负责,对社会大众负责、但更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其实就是一种担当、一种信仰、一种信念。
所以,人是需要有种精神上的使命感,那样人生才不会成为无趣的吃喝拉撒的过程。
有时候需要认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没有谁是天生多余的,关键是要把自己放在对的位置上。
人生其实是一种修行和学习的过程,只要自己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一天,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尽一切的可能去探索和发现属于自己的人生使命,去充分地体验人生的甜酸苦辣,去发现自己作为一个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当一个人开始尝试这种探索,可以说已经在精神上觉醒,离成功也会越来越近。
3.潜能开发
心理学里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提到在海上有一座巨大的冰山,冰山最高处露出海平面的只有很少的一部份,而山体的大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以下。
露出海平面的那部分被称作人的“意识”,也可以说是人的“外在能力”,属于可见的知识和技能的范畴,容易通过学习而得到提高和改进。
而隐藏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被称作人的“潜意识”,也可以说是人的“心理潜能”,属于个性特质、自我的价值观和信念的范畴,这部分的能力是深藏在内心的深处,不太容易觉知和感受到的部分。
潜能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是人的一种潜在的,还未被有效发挥出来的能力。
有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在现实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只占5%,而仍有95%的能力还处于待开发的状态中。
如果对这部分巨大的能力进行有效开发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连自己都无法想象的成就。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现实中很多人都会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都会用现实的尺度去权衡个人付出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但是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是一种不断和自身局限性做斗争,不断去突破自身局限性的过程。
其实,人生的意义和社会发展一样,是一个不断挑战和创新地认识自我的过程,一个持续去探索和建构自我与整个社会和世界合理关系的过程。
如何让自我跟随着社会和世界同步发展,取决于个人如何去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不断接受新的挑战,让自己去从事更有意义事业的过程。
人类社会是沿着创新——整合——超越——传承的历程发展的,这样的过程是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同样的人也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通过一个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对自身的能力和潜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为自己设定更高的人生追求目标。
如何保持这样的对外界知识和信息的学习掌握效率,笔者认为必须具备三点要求:
1、 必须要有强烈的好奇心驱使
好奇心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无法想象一个人始终处于麻木的心灵状态,对了解自我都不感兴趣,如何去了解他所处的社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如何去探索自我与整个世界的内在联系?
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长期认真严肃的思考过程,内在的潜能驱动力就无法被激活而觉醒,那也就谈不上自我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自我实现过程。
2、 内心要有极其强烈的自我概念意识
自我概念意识是帮助我们从一个客观、理性、全面的角度去深刻清醒地洞察自我,要心理上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己的局限性在哪里?自己需要在什么方面做出改进?自己还拥有哪些可能性?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这种强烈的自我概念意识,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自我精神反思和日常生活实践的积累中,逐步建确立和定位的过程。这其实就是一个“认识你自己”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心理历程,最终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将直接对自我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定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3、 充沛的内在情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人对外界的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主要靠好奇心驱使下的感知和记忆能力。而对于这些知识和信息的分类和处理,需要依靠思维的逻辑和分析。但在知识和信息的综合运用和其直达精神内涵,唯有依靠内在情感的力量。
人类的理性总是有巨大局限性,永远无法抵达世界的本源,所以依靠头脑的逻辑思辨总是无法直指事物的本质。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和感受,用逻辑分析的语言是无法言说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细微差别,要能切身感受到这种细微的差别,感性的认识往往更能接近事物的本质。
而这种情感上的强烈感受能力,就是一个人拥有对生命最直接,也是最微妙的直觉洞察力的直接诱因,是一个人内心充满旺盛的生命能量的直观表现形式。
所以,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个内心越是充满情感的人,他的心理能量是活泼的、流动的、常新的、不羁的,是一个对世界、自然、社会和他人拥有充分的感受力的性情中人,这样的人可称为“生命状态中的人”。
4 人心理的充实和满足感
职业上的成功往往是与周边和谐的环境氛围和心理上的满足感高度相关的。
假设一个人在从事一份与自己个性气质向匹配,能力上又非常擅长的,同时也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那在工作中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快乐的满足感。
而这种快乐的感觉又会反过来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身边的家人、同事朋友们,这样就无形中为个人发展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让自己更有信心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自然在工作中可以做出出色的成绩。
如果以上这四个目的可以达成,在某种意义上,职业与人生是一个和谐发展的历程,工作将不再是作为一个人的生存手段,而是一个人的事业机会,一个愿意为之付出毕生努力的终生职业。
在更高的意义上,职业才能成为个人实现自己人生目的的有效的手段,我们将成为了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