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账号登录
  • 短信登录
获取

登录即代表您已同意《客户观察隐私政策》

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

欢迎您关注客户观察网

获取

我已同意并同意《客户观察隐私政策》

注册

忘记密码

请填写需要找回的账号

获取
提交

个人资料

绑定已有账号

为了更好的服务,请完善个人信息

获取

我已同意并同意《客户观察隐私政策》

注册

头像设置

请上传你的个人头像

预览

重新上传

可上传的图片格式JPG、JPEG、PNG,图片大小不超过5M

保存
首页
职导
职导新闻
职业成长
客服人说 | AI时代银行客服转型:技术与人文的协同创新

客服人说 | AI时代银行客服转型:技术与人文的协同创新

  • 分类:职业成长

  • 作者:

  • 来源:客户观察

  • 发布时间:2025-11-17 17:24:40

摘要:

工业革命时期,“动手者”凭借机械操作技能推动了大生产时代;信息时代,“动脑者”通过数据分析能力引领科技进步。


如今,AI技术正将核心竞争力转向“动心能力”——那些机器难以替代的情感智慧和人文关怀。


在银行客服领域,这种转变尤为明显。客服角色已从单纯的问题解决者,升级为客户情感的倾听者和服务体验的设计者。技术效率与人文温度的平衡,正在重塑银行服务的价值范式。  


01

人类客服的不可替代性:AI时代的六大核心能力


斯坦福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尽管AI在数据处理和规则执行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在需要人性化判断和情感智慧的领域,人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些优势构成了银行客服在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六大心智能力上。


(一)意义感:从数据到故事的升华


人类拥有独特的叙事能力,能够将零散的信息转化为有温度的故事。在银行服务场景中,当面对客户信用卡逾期投诉时,AI系统可能仅能识别出账务异常数据,而人类客服却能敏锐察觉到背后可能隐藏的家庭变故、失业等人生困境。


某银行数据显示,人工客服识别潜在需求的准确率比AI高30%。这种将冰冷数据升华为有意义故事的能力,使人类客服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人文关怀的服务。


(二)同理心:建立情感连接的桥梁


人类天生具备深度情感共鸣的能力,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镜像神经元系统能在0.3秒内同步他人的情绪状态。


当客户致电银行客服时,无论是因资金问题而焦虑,还是因业务办理顺利而喜悦,人类客服都能迅速感知并给予恰当回应,从而建立起真正的情感连接。这种微妙的情感互动是AI系统目前难以完全模拟的,它对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至关重要。


(三)道德感:规则与人性的平衡


在复杂的现实情境中,人类展现出卓越的价值判断智慧。例如处理老年人高风险理财需求时,专业的银行客服人员既要严格遵守金融合规要求,确保客户资金安全,又要体谅其情感需求和生活处境,为他们找到既安全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理财解决方案。这种在规则与人性之间寻找平衡的能力,体现了人类道德思维的精妙之处,也是银行客服赢得客户信任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创造力:突破传统服务的边界


人类拥有突破框架的创新能力。招商银行的“客户体验地图”项目,便是由一线客服人员从2000多份服务日志中提炼出的创新成果。


这些客服人员通过对日常服务细节的观察和思考,将积累的经验转化为服务突破的灵感,展现了人类思维不受算法限制的独特优势。创造力使得银行客服能够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为客户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五)幸福感:化危机为转机的能力


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类服务者具备将负面体验转化为积极关系的神奇能力。在银行业,优秀的危机服务专员在处理客户投诉时,不仅能够妥善解决问题,还能通过真诚的沟通让客户感受到被理解和重视。他们常常能将客户原本的不满转化为更深厚的信任关系,提升客户对银行的好感度和忠诚度。


(六)美感:提升服务体验的艺术


人类懂得在标准化服务中创造美的体验。某银行为视障客户特别设计的“金融故事会” 服务,通过温暖的声音叙事和精心设计的情节,将枯燥的金融产品讲解变成了充满艺术感的听觉盛宴。


这种将实用性与审美性完美结合的能力,满足了客户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银行服务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02

银行客服现状:技术效率与人文缺失的矛盾


(一)技术赋能成果显著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银行客服领域的技术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超过80%的银行引入了智能语音导航系统,客户拨打客服热线时,只需简单的语音指令,就能快速定位到所需的服务类别,如账户余额查询、贷款业务咨询等,极大地节省了等待时间。


智能客服机器人能够瞬间解答交易手续费标准、信用卡还款日期等常见问题,处理效率远超人工客服。例如,某大型银行的智能客服机器人日均处理咨询量可达5万条,有效缓解了人工客服的工作压力,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


(二)人文关怀缺失凸显


尽管技术为银行客服带来了效率提升,但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客户遇到复杂、个性化且涉及情感的问题时,智能客服的短板便暴露无遗。


曾有客户因家中突发重大变故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致电银行咨询贷款延期事宜,智能客服却只是机械地按照预设流程回复,完全忽视了客户焦急的情绪,导致客户不满情绪加剧,投诉量增加。研究表明,约40%的客户因智能客服缺乏情感回应,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降低。


人工客服同样存在问题,长期过度依赖智能工具,使得他们的沟通能力、同理心等关键能力逐渐弱化,陷入“技术依赖陷阱”。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和大量的客户投诉,许多人工客服身心疲惫,工作积极性降低,对客户态度冷漠。


中国银行业协会2023年行业调研数据显示,65%的银行客服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工作效率下降,服务质量受到影响。在转型期间,因服务态度导致的投诉率攀升了18%,进一步加重了客服的心理负担。从客户投诉情况来看,“缺乏人性化回应” 成为重要的投诉原因,这表明银行客服在人文关怀方面亟待改进。


03

提升客服人文素养: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应用实践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石,借助结构式团体辅导技术,融入知行合一的行动式学习理念,致力于塑造个体积极的心理状态。


中国建设银行远程智能银行中心南宁分中心针对客服团队开展此项目,精心设计5期结构化团体辅导工作坊,融入24项积极干预练习,运用PERMA理论、ABCDE认知疗法等多种科学理论,助力客服人员构建正向思维,增强心理韧性。


(一)个体心智优势增强,人文素养显著提升


幸福感与积极情绪显著改善:借助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研究,数据清晰地表明,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降低银行客服人员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方面成效卓著。


在同组内前后测分析中,实验组职业倦怠指数平均降低13.41%,从 2.59(SD=0.97)降至 2.24(SD=0.84),P=0.097,变化显著;对照组仅降低6.66%,从3.09(SD=0.94)降至 2.88(SD=0.91),P= 0.366,变化不明显。


与此同时,实验组幸福感指数上升7.15%,而对照组下降4.82%,两组间开营前后差异从2.21%扩大到13.13%。这些数据表明,辅导不仅显著减轻了实验组的职业倦怠感,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为客服人员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理心与人际关系大幅提升:实验组“积极情绪” 从6.87(SD=1.15)提升至7.51(SD=1.07),P=0.016;“人际关系” 从7.18(SD=1.08)提升至 7.67(SD=1.14),P=0.041。


这意味着客服人员在同理心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情绪,从而营造出更加融洽的服务氛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客户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客服的人文关怀水平。


意义感与创造力逐步挖掘:实验组“意义” 从6.86(SD=1.15)提升至 7.26(SD=1.16),P=0.082。这一变化表明,辅导帮助客服人员重新认识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还找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这种对工作意义的深刻理解,激发了客服人员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以更加创新的方式解决客户问题,提升服务质量。


(二)团队效能显著增强,服务质量持续优化


在团队层面,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有效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助力团队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团队服务温度从倒数第2名跃升至第3名,实现了质的飞跃。


客户满意度2个月内从98.46% 提升至99.9%,提升1.44%,表明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大幅提升;QC优质免检人数从9人增加到15人,增长 67%,反映出客服人员服务态度的显著改善;平均通话时长从155秒缩短至 152秒,缩短3秒,体现了服务效率的显著提高。


这些数据充分验证了积极心理团体辅导项目在降低职业倦怠、提升员工幸福感和团队凝聚力,以及改善服务质量方面的卓越成效,更为客服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从整体上推动了客服行业人文素养的提升。


04

技术与人文的融合:创新服务模式


(一)构建双螺旋服务模型


构建双螺旋服务模型,旨在实现智能客服与人工客服的优势互补。当客户咨询时,智能客服凭借快速响应和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先行解答常见问题。一旦遇到复杂问题,系统会自动转接给人工客服。


人工客服借助AI提供的客户历史信息、偏好分析等数据,能够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有温度的服务。


以客户咨询信用卡账务为例,智能客服可播报基础账务信息,人工客服则根据客户进一步需求为其查询更详细的账务详情。通过这种双螺旋服务模型,客户能够获得更高效、贴心的服务,银行的客户满意度也能大幅提升。数据显示,某银行智能客服处理70%常规问题,剩余30%复杂问题转人工,客户满意度提升了20%。


(二)打造智能与人性融合服务场景


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银行可以为客户打造沉浸式服务体验。当客户咨询房产贷款时,通过VR技术,客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户型房屋的虚拟样板间,同时人工客服在线讲解贷款政策和流程,实现技术与人文的深度融合。


在优化线上服务界面设计方面,应使其简洁美观、易于操作,并融入温馨提示语和互动元素。例如,当客户登录时显示“欢迎回家,希望为您带来美好的一天”,在操作步骤中添加有趣的引导动画等,从细微之处体现人文关怀,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


05

实施路径:三位一体优化方案


(一)组织变革:构建新型能力体系


1.团队重构:


(1)银行设立“技术+服务+心理”专门的技术人文创新团队。该团队汇聚技术专家、客服管理人才、心理学专业人士多方面的专业力量,共同推动银行客服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2)跨部门合作,促进信息流通。例如,客服部门与产品研发部门紧密合作,客服及时反馈产品问题,研发部门据此优化产品设计,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协同优化。


2.人才培养:


加大对客服人员的培训投入,不仅要提升技术应用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人文服务能力,如沟通技巧、同理心培养等。


(二)流程优化:打造智慧服务链


1.智能路由:


(1)问题复杂度实时评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客户行为预测技术,智能客服能够提前判断问题的复杂程度。

(2)自动匹配最佳服务资源。如高价值客户,系统会优先分配资深经理亲自跟进,确保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优化客户反馈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反馈机制,如在线问卷、电话回访、社交媒体互动等,及时收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


2.质量监控:


(1)情感分析质检系统。深度解析每次客户互动,评估情感状态,及时捕捉不满意信号,有助于预防关系恶化并提升服务质量。

(2)实施服务干预机制。在检测到低质服务时迅速行动,如切换至高级客服、提供补偿或后续跟踪,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重获客户信任,持续改善服务,增进客户满意和忠诚度。


(三)文化塑造:培育服务新生态


1.价值观重塑:


(1)确立科技向善服务理念。推广“技术+人文”文化,通过多样化活动深化员工认识,推动客服模式创新,彰显智能时代的人文关怀。

(2)开展积极心理团辅活动。提升员工心理素质与人文素养,营造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共同塑造正能量的服务形象。


2.氛围营造:


(1)树立榜样。设立“年度人文服务之星”“创新服务团队” 等奖项,激励全体员工提升服务的人文品质,营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服务氛围。

(2)组织服务艺术展览。通过服务艺术展览,分享优秀案例,激发创新与人文关怀,营造专业温馨的服务氛围。


随着AI不断突破标准化服务领域,人类客服正转型为 “金融心灵工程师”。这并非技术退步,而是文明进阶,意味着银行服务从单纯价值交换迈向温暖生命陪伴。


未来银行服务中,“动心能力”将成为智能时代核心竞争优势。通过技术与人文深度融合,银行客服将开启有温度的金融文明新征程,为客户提供优质、贴心、个性化服务体验,推动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让我们以技术为翼,以人文为魂,共同开创金融服务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