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思维模式是人生的隐形导航系统,是个人认知世界的底层框架,它如同大脑的“操作系统”,决定了我们如何解读信息、应对挑战以及塑造人生轨迹。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导致截然不同的行为结果。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思维水平来解决问题。” 主动升级思维模式,相当于为大脑安装“认知升级包”,让人生从“被动反应”走向“主动创造”。
因此,在职场中,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对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很多时候,能让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01.
打开自己的人生格局
一个人的格局很大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和广度。所谓格局,是指一个人的眼界、心胸和思维模式。俗话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这就是一种眼界、心胸和思维模式。你的格局会影响你的职业成就,并最终影响你的命运。
人的思维模式会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我们的每一次选择。一两次的选择似乎对我们的生命并没有多少影响。然而,日积月累之后,这些选择最终会塑造我们的命运。提升格局,你的人生道路才能够走得更远。
(一)坚持用心耕耘
人生就如种地,需要用心耕耘,也需要耐心等待,并且在等待的过程中坚持做好该做的事。
现代人似乎普遍缺乏耐心,做什么事都期望马上出效果,如果短时间没有效果就会选择放弃。殊不知,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几乎都要耐心坚持才能得到。
比如跑步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医学研究发现,跑步需要坚持几个月才能给身体外形带来明显的变化。有些人可能连续跑三四个月都看不出有什么进步,但有一天会突然发现体型和体重都出现明显的变化。这种成功,只属于能够坚持的人。
职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也需要如此坚持。那些凡事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二)敢于勇担责任
团队领导者的首要原则是:“员工所有的错都是领导者的错。”作为组长,你必须对团队的结果负全责。如果组员把事搞砸了,不要推脱为组员的责任。作为你团队的一员,有人出错,一是因为组长没有把他训练好,二是因为组长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所以他的错就是你的责任。
同样的,如果你的团队表现不佳,你的上级不会想听你的解释和借口,他只要你给他一个满意的结果。你可能会辩解说你的员工很难带领,问题是,如果员工都很自觉,能力也很好,公司还需要你当组长吗?
要达到上级的高要求,你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心力、精力和时间去做好你的工作。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差不多,你周围的同事的经验也都跟你差不多,你要做得比他们好,唯一的方法就是付出更多。
成功的教练应该是在帮助别人成功的同时收获自己的成功。所以,成功的教练都非常重视也非常善于培养组员。从短期效益来看,培养组员不是最经济的做法。从长期效益来看,培养组员的收益非常高。
首先,你的团队表现有多好,跟你是否能够培养足够可用的人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没有培养出合适的人,就永远只能自己做。最终像诸葛亮一样,因为无人可用而只能“鞠躬尽瘁”。
其次,只有你的组员成长了,你才能走得更远。即便有一天,你的组员做得比你好,职务比你高,或在某个特别的领域成为比你出名的专家,他们的成功也是你的成功。
(三)功劳归于别人
生活和工作中,被人夸赞或获得既得利益的时候,此时你就需要分享经验了,这时不要忘了提到对这件事有帮助的人。比如,你小组今年的业绩特别好,有幸得到公司的嘉奖,你要作为优秀组长站在台上分享经验,记得感谢和你一起付出努力的人。
首先,应该感谢上级对你的支持。其次,应该感谢组员的努力。没有他们配合和支持,你根本无法获得这样的成功。也许你会觉得这有点虚伪。
记得,感谢他们的支持和付出要发自真心,假惺惺地说一些言不由衷的感谢只会令人反感。所以,这里的关键不是口头上的感谢,而是你能否改变思维模式,学会发现别人在工作中的付出。懂得感恩的人会遇到越来越多的贵人。
(四)不与组员争利
很多团队带领者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自己在后面付出了很多,最终收入却可能比某位明星员工少。于是,有些带领者觉得不公平,就会给自己分配更多的利益。
切记千万不要犯这样的错。作为组长,要把大家的积极性发动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与组员争利。
那么如何做才好呢?具体来说,小组分配利益时,优先考虑组员的利益,把你自己的利益放到最后。比如公司放假,优先安排其他人休假,然后才是自己。
这样做,开始时看似是在吃亏,但你的号召力会越来越强,愿意跟你一起拼搏的人会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大家积极性越来越高,做出来的蛋糕也会越来越大,最终,你拿到的会更多。
02.
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人生最难学习的功课之一,就是学会摆脱自己的思维定势,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职业道路可以走得更远、更高,你需要用心培养两个看问题的新角度:更高的角度和更广的角度。
(一)角度够高才能看到全貌
在工作中,你也要养成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为了培养这种习惯,你可以经常问自己下面这两个问题:
1.公司的战略是什么?我们所做的这个工作跟公司的战略有什么关系?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我该如何做才能让我的工作成果更符合公司的战略要求?
2.公司有哪些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我如何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体现出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很多人看公司的绩效评估指标设置的时候,往往只留意哪些指标占据的分值比较高。其实,绩效评估指标可以说是公司战略、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直接体现。公司为什么要给某个指标那么高的分值?因为公司看重这个。
(二)角度够广才能看得长远
要培养这种用更长远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是对你所处的行业有了解。平常没事的时候,你可以花一些时间,透过下面这些问题进行自我教练:
1.找标杆:这个行业哪些公司做得好?好在哪些地方?他们的组织架构有什么特点?管理有什么特点?人员训练有什么特点?奖励制度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什么问题?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2.找黑马:这个行业有哪些公司是异军突起的?他们哪些地方做得好?他们的组织架构有什么特点?管理有什么特点?人员训练有什么特点?奖励制度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什么问题?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3.找动向:最近这个行业有哪些新动向?表现最好的公司或异军突起的公司有哪些新的做法?引进了哪些新设备、新管理理念或新的管理手段?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意味着什么?
03.
千万别犯职场禁忌
职场上有很多红线。比如违反国家法律,这种红线可称为“显性红线”。而有一些红线不会有人提醒你,但踩这种红线仍然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比如上级会把你列入“不能重用”的名单,或同事开始对你敬而远之,这种红线可称为“隐形红线”。
下面我们会讨论一些常见的隐形红线,帮助你降低踩到这些红线的概率。
(一)经常抱怨或诉苦
职场上没有任何人喜欢满腹牢骚的人,也没有人喜欢经常诉苦的祥林嫂。无论抱怨还是诉苦,说话者的关注点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尝试把自己塑造成为受害者,期望以此赢得同情。
这是非常幼稚的行为,因为赢得同情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没有任何一点好处。而且,经常抱怨和诉苦的行为会让你的朋友远离你。为了赢得一点同情而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你觉得值得吗?
你可能会说:“但是,我遇到的某某人或某某问题真的很糟糕。”所有人都会遇到糟糕的人或糟糕的问题,只是强者会想办法解决,而弱者则选择了抱怨或诉苦。
如果喜欢这份工作,就好好珍惜,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如果实在不喜欢这份工作,就闭嘴走人。如果既不喜欢这份工作却又暂时无处可去,那就先闭嘴做好工作,或者让自己喜欢上这份工作,或者耐心等候更好的机会。无论如何,既不安静地离开又不闭嘴的行为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二)与员工对付上级
作为组长,你需要养成站在公司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你需要学会平衡公司和员工的利益,切忌一直站在员工的利益角度看问题。记得,向你支付工资的是公司,并不是你的组员。而公司付工资给你,目的是请你带好团队,让团队做出业绩,并不是请你当员工的谈判代表或利益索取代表。
(三)混淆职场与生活
德鲁克说过,高效的管理者在工作中会与朋友保持必要的距离,因为感情有时会阻碍管理者决策的能力。
为了避免友情影响工作,组长需要学会区分生活和职场。不管生活中大家的关系多铁,一到工作中,职场中的规矩不能妥协。
下面是关于如何分开职场和生活的一些建议:
1.对员工一碗水端平,绝对不能因为某个员工和你关系比较好或是老乡而给予他特别的照顾,这对你的管理形象是极大的打击。
2.远离办公室恋情,不要与组员或其他有利益关系的员工谈恋爱。如果你陷入办公室恋情,不管你如何努力表现得公平公正,别人都会怀疑你不公平。
3.工作时间不做私事,如果你有很紧急的私事需要处理,直接请假。在办公室处理私事或玩手机对你的威望影响力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4.别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不管家里发生什么事,走进办公室就应该调整到工作的状态。
5.别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到家中,家人没有责任成为你的出气筒。
(四)喜欢卖弄自己
喜欢卖弄自己是非常令人讨厌的行为,相反,懂得赞赏别人的人则很受欢迎。因此,不管职场或生活中,都要养成多赞赏他人少卖弄自己的习惯。
不卖弄意味着别尝试赢得每一场谈话或争论。和朋友、同事或家人争论,往往是你赢了道理,却输了感情。不卖弄也意味着不表现自己的“先知先觉”。有时你提醒对方别做某件事,对方仍然做了,也吃了苦头了,这个时候,绝对不要说“我早就告诉你了”或“我就知道会这样”,这种话非常伤人。
表达赞赏方面,聆听和语言赞美都是非常好的方式。专注地聆听是一种极高级的赞赏,值得认真学习,而表达赞美的时候,记得遵守“特质加具体例子”的方式。比如“你好漂亮”“你好聪明”这样的赞美就显得有点泛,如果加上对方怎么美、怎么聪明的具体地方或实例,就显得更真诚有力。
(五)喜欢撕破别人的脸皮
俗话说:“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张脸。”撕破别人脸皮的事尽量不做。不做撕破别人脸皮的事意味着凡事不做绝,说话则处处给对方留面子。有些人弄混了“坦诚”和“嘴贱”的区别,喜欢拿别人的缺点或短板开玩笑,比如看到胖的人就说人家是“肥猪”,看到瘦的人就说人家是“竹竿”,看到矮的人则说是“冬瓜”。这样的人,敌人肯定不少。
给别人留面子也包括给别人留一点余地。发现对方说错话或说谎,除非大是大非的问题,否则不要当面拆穿。看到别人穿了冒牌名牌衣服,没有必要当面戳破。吵架时,不管多么愤怒,也不能说真正伤害对方自尊的话。所谓覆水难收,一句伤人的话说出去很容易,造成的伤害却可能多年都无法消除。
世界上有很多人,能力很好,生活中却郁郁不得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有二:一是缺乏用好这种能力的格局和意识,二是不小心踩到职场红线,给自己挖坑。
作为职场人士,如果你希望拥有更长远且更持久的成功,你需要留意不断提升自己的格局,并培养新的看问题角度。格局是指一个的眼界、心胸和思维模式,作为组长,你需要提升的格局包括:培养在看似没有取得进步的时候长期耕耘的坚韧,学会对团队负全责,刻意培养组员成长,成功时把功劳归给他人,不与组员争利等。
培养新的看问题角度方面,最重要的是学会以更广和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更广的角度意味着能够从行业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工作,并懂得对未来做好预备。更高的角度意味着学会从公司的战略和价值观的角度看待每天的日常工作,尽量理解日常工作背后的战略含义和企业价值观,竭力按照战略要求和价值观要求执行。
除了做好前面这些工作,你还需要留意不要违反职场禁忌,踩到职场红线。职场红线有显性红线和隐形红线之分,显性红线容易发现,而隐形红线不易察觉。你需要留意职场禁忌包括经常抱怨或诉苦、站在员工角度对付上级、混淆职场与生活、喜欢卖弄自己、喜欢撕破别人的脸皮等。